美國世界日報24日社論:清末康梁的維新運動失敗後,曾經在東南亞推動華文學校的開辦,民初的五四運動以後,催化海外現代華文學校的發展。1945年中國打敗日本,民族士氣大增,催生了海外華文教育的再起步。高峰期就是1956年新加坡南洋大學的創辦,從此由小學,而中學,再到大學,有了完善的系統化。

 同時這應是海外華文教育的澎湃點。由1945年到1956年,東南亞華校的擴展是驚人的。泰國首先是由無到有,本來基於政府的限制,華校在戰前,已無生存空間,但由於中國地位的提升,華校可以開辦,1946年5月,全泰華校竟然有300多所,又到了11月,中泰簽訂友好條約,華校竟然在半年內增加到500多所。在馬來西亞,1946年華文中學只有學生4508人,但到了1957年,竟然增加至4萬9536人,11年內的增幅竟然是11倍。

 根據台灣的官方資料,單在印尼,1956年前後便有華校學生45萬;又根據星馬二地的官方年報,在1957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的華校學生,分別有11萬7374人及39萬1667人,三地再加上泰國、越南、菲律賓、緬甸、北婆羅州,便共有華校生一百多萬人,足夠支持成立一所華文大學。與此同時,有數以千計的僑生亦回台升學。

 不過從盛而衰,竟然在幾年間出現,1948年泰國實施民校條例,17年後華文授課鐘點有限制的華校,只剩下177所,緬甸與菲律賓分別於1965年及1973年將華校私有化,1965年印尼發生政變,蘇哈托關閉所有華校,1977年馬來西亞強令所有政府資助的學校,馬來語變成教學語言、印支三國的華校亦不能生存。在雙語教育的推動下,新加坡的華校,實質上已變英文學校。到了1980年,南洋大學由於缺少學生來源,要合併於新加坡大學,而台灣方面,來自東南亞的僑生亦大額減少。

 到了今天,海外華文教育又是否已走入窮巷,正走向絕境呢?那就未必。一種語言是否受用,取決於一個國家是否強盛。英語之所以成為國際語言,完全因先有英國雄霸世界,後有美國雄據全球。

 在東南亞,先是日資的沒落,繼有美資的失落,華資的冒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其中包括本土的華資,與外來的華資。在90年代,曼谷的台商,多達十多萬人,因此泰國人民紛紛學習華語,華文教育再次復活,宣揚中華文化的崇聖大學亦開辦,台商亦開始了自己的國際學校。因此華語雖然尚未成為國際語言,但起碼已第一步成為地區語言。

 開辦更多的國際學校,是催生華文教育的一個辦法,這類的國際學校,可為當地華人的子女,提供一個學習華文的機會。兩岸政府亦可為外國的大學,設立華文學系、以至中國研究中心,亦應考慮為某些中學,加設華文課程,深化和華文有關的教育。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兩岸政府必須要活化既有的僑生教育,未來大陸方面,已有暨南大學,台灣方面,亦有暨南國際大學,將僑生的升讀大學,儘量集中起來,這個規模固然應當擴充,但更需要加設的,還是僑生先修班,可以是一年,亦可以延長至三年,因為僑生一般的華文程度已下降,而僑生一辭,更須改變,改稱為海外華人學生。 

【中央網路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漢華CEO-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