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崛起,對英國的影響日增,越來越多的英國人開始學漢語。但跨越中英巨大的文化鴻溝並不容易。BBC中文網記者立行就此進行了實地採訪報道。
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不久前對我說,他的弟弟的漢語普通話很流利。
麥克斯·約翰遜專門到北京學了九個月,成果顯著:他幫著市長大哥成功砍價,在北京購買了幾套感覺還不錯的西裝。
現在在英國,除了對異國文化的興趣以外,學漢語成為一個既時髦、又實際的外語選項。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英中交往全面展開,各行各業都有很多英國人常去中國出差。對於習慣用母語走遍天下的他們,感覺不懂中文是他們和中國交往最大的障礙之一(雖然中國的英文翻譯很多)。
難!
一個周末的下午,我來到倫敦市中心離金融城不遠的地方,這裏有一座成人業餘教育學院City Lit,教授的幾十種外語,其中包括日漸流行的漢語課。
二十多位年齡各異的英國人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學中文。他們來自教育、商業、金融等各行各業,其中有些人頭髮已經花白。
我問他們,學漢語難不難?
沒有人認為漢語是容易掌握的。聽說讀寫,都和英文、法文、西班牙語大相徑庭。
這種類似的業餘漢語課在倫敦不少,除了大機構的業餘課程外,一些在倫敦居住多年、了解英國文化的中國移民也開始提供漢語教育。
但最能在學漢語方面取得進步的還是兒童。
如果孔子在倫敦言商,他的英語一定很棒!
從娃娃抓起
我又來到倫敦南部布利克斯頓的艾弗林·格蕾絲國立中學(Evelyn Grace Academy),採訪學習漢語的初中生。
這裏的孩子們跟著老師學,模仿、掌握語言的本領比起大人自然要強的多。
英格蘭有1/7的中小學校都開了漢語課。和前幾年比,這個數字增長之快讓我感到驚訝。
英國文化大臣艾德·鮑爾斯的宏偉計劃是:讓所有的英國中學生都有機會,學習像普通話中文這樣英國人還不大熟悉的語言。
在採訪快要結束時,我問這裏的孩子們,他們有什麼關於中國的問題,十多雙小手幾乎立即舉起來,一個孩子搶先問道:李小龍是不是成龍他哥?
看來,就像中國人一般對英國了解也很有限一樣,這些英國兒童對中國這個遙遠的國度和她的文化現在的感覺還是很陌生。
如果說語言掌握不容易,那理解文化就更難了。
孔孟之道
所以,很多英國的高等學府不僅開設漢語課,還開設了中國文化的課程,比如諾丁漢大學、倫敦亞非學院等等。
隨著亞洲經濟發展,英國一流大學有實力的華人畢業生開始回饋母校,比如倫敦國王學院的畢業生出資,增強了這裏剛剛建立的中國研究中心。
中國教育部門近年來也努力在英國拓展孔子學院,宣傳中國文化。
據稱,孔子學院不僅在蘭開夏、利物浦、謝菲爾德等至少八所英國大學開辦,還開到了非常商業化的學校,如倫敦商學院。卡迪夫孔子學院去年底舉辦了「中國創意產業論壇」。
我上班常常從倫敦經濟政治學院大樓邊上經過,總是看到一扇緊閉的玻璃門上的廣告:倫敦商務孔子學院。
據我小時候在中國所知,孔老二內心裏是不太看得起商人的,因為學而優則仕嗎。
也許,孔丘先生到了英國後也與時俱進了?
作為中國人,孔孟教育需要從小學起才能有所悟會。而隨著中國經濟、商業和社會的迅速發展,讓英國人理解商業潮流中的孔孟之道,恐怕真要讓他們上下求索一陣子。
阿克毛·沙伊克
當然,中英兩國的文化差異不僅局限在文化、商業、思想等領域,也體現在政治、司法、價值觀方面。
去年底,中國處決了一名被指攜帶幾公斤海洛因到新疆的英籍人士阿克毛·沙伊克。這個事件引起了中英關係裏的一次風波。
我們BBC中文部在報道這一事件時,以他的姓將其稱為沙伊克先生。
但我們後來發現,中國大多媒體和網民都稱呼他的小名,把他叫做阿克毛。
為了防止誤會,BBC中文部領導呼籲大家在後來的報道中最好能註明沙伊克就是阿克毛。
英國政府多次要求中國寬恕沙伊克,但中國都未滿足英國的要求。
沙伊克的家人說,他患有精神疾病。但中國司法機關說,英國方面拿不出任何證據。
精神病和神經病
在早已廢除了死刑的英國,首相布朗發表聲明,譴責中國處決沙伊克。
中國大使館則否認沙伊克有任何精神疾病的醫療記錄,並說他的權利和利益受到尊重。
除了沙伊克的家人外,很多英國人對他表示同情,不論如何,他被處決了。
當然,也有不少英國人贊同中國的司法裁決。
我在採訪學漢語的人裏,碰到了一位曾在中國留學工作過、會說流利漢語的年輕人麥克。
我順便問他怎麼看這個問題。
麥克先反問我一個語言的問題,他說:「中文裏應該怎麼稱呼這種病:是精神病還是神經病。」
然後他不加思索的回答說:「如果沙伊克確實有精神病,他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他又補充說:「但是,如果他的家人知道他有精神病,為什麼不早點兒送他去醫院呢?」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