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
 
 
  不久前曾去歐洲旅行,發覺在美麗寧靜的荷蘭街道、風光迷人的瑞士雪山,到處都能看到華人游客的身影;比薩斜塔外面的義大利姑娘也會字正腔圓的用華語兜售皮包說:『這個包是牛皮的,50塊,便宜……』真是華人、華語無處不在。全世界都在學華語,身為華族,更不能不學華語。如何學好華語,我覺得,應從娃娃抓起,從出生即啟蒙,奠定母語地位,五六歲入學後再開始學英語。 

  華語作為華裔國民母語的地位,應該從小奠定。父母是孩子學習語言的第一任老師,孩子一出生後,父母就跟他說華語,讓華語在他們的腦里自然地留下深深印象。

  2至3歲是口頭語言訓練的最佳期,小孩的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都與之用華語溝通,讓孩子一開口,就自然而然地說華語,此時潛移默化、不知不覺的語言訓練,奠定了華語的母語地位,也是幼童最早的生活語言。

  加強幼稚園華語啟蒙課程是刻不容緩的事。3至5歲是基礎語言訓練期,也是鞏固母語基礎地位的關鍵時期,幼稚園的語言環境會進一步形成兒童的語言習慣,此時應盡可能讓幼兒多接觸華語。根據幼兒的天性,進行華語訓練要寓教于樂,培養興趣。用游戲、唱歌、畫畫等方式進行訓練,達到感性認識,促進語言訓練的效果。通過講述生動、有趣、幽默的童話故事、演出情景劇等方法,易為兒童所喜歡和接受,能從中擴展華語思維和模仿語言的能力,豐富多彩的集體生活,會使孩子的華語表達能力突飛猛進。這時期可以開始用圖片等識字,漢字的象形結構,還能促進孩子腦細胞發育,增強其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孩子更聰明。

  有了父母和幼稚園的早期啟蒙,新加坡的華族孩子和同齡的中國孩子的華語聽說基礎水平應該是一樣的,那麼孩子在進入小學時,已基本掌握了聽和說華語的能力,這時他們的求知欲強、記憶力好,如期進行正規的雙語教育,交叉訓練,就更容易獲得最佳效果,比如華語拼音和英語音標有相似的地方,學習起來可以互相促進,正確引導,不會混淆。再循序漸進開展字、詞、句、章全方面的華文學習,適當的詩文經典誦讀,可以提高審美能力。

  語言訓練是長期而複雜的事情,在孩子進入幼稚園和學校後,父母不能以為大功告成而把語言訓練全部寄托于教師,要營造一個和諧、民主、幸福的家庭生活與學習環境,要抽出時間與兒童一起玩耍、購物、旅游,使孩子有任何的想法都願意與家長交流,以此來關注孩子的華語學習,並配合學校的進度,幫助、督促孩子一同學習,了解華族的歷史文化,閱讀華文文章,耳濡目染、持之以恆,感受華文之美,持續加強掌握華文的能力,就一點也不困難了。(何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漢華CEO-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